故事與情境設計

經驗透過以故事與情境(Scenario / Episodic) 的形式紀錄與保存於記憶中,當中包含目標、意圖、動機、情況、角色、策略、感受與結果。對於以創新服務或產品的設計來說,嘗試理解目標族群於其經驗情境內發生的行為,並以客觀、視覺化的敘事故事方式去呈現情境模式的不同面向。向內,使設計團隊易於進入情境,對原有故事進行拆解,並找出設計機會點,改變,並展望可能的全新經驗故事,以訂定設計方向。向外 則用來說服、溝通、與校準外部團隊與關係利害人 以順利推動專案的進行。換言之,故事情境可作為非常有用的工具,形成雙向的思維通道,強化設計開發、使用者、與關係利害人等三方聯繫與共識,因此 Google 共同創辦人與前執行長 Larry Page 甚至比擬故事情境為 ⸢運算的未來⸥。
John M. Carroll (1995) 提出情境式設計(Scenario-based Design),透過情境對於人們面臨的問題情境加以描述(Problem Scenarios),導引出使用者的需求,基本上可應用於以下三種情況:
(1). 對既存產品問題的解決(以情境模擬實際情況與任務,測試找出主要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)
(2). 對設計概念的發展與驗證(具體化情境故事,協助共創發展,雛型概念修改與確認之數據)
(3). 使用者經驗研究與歸納 ( 作為使用經驗脈絡探勘的基本架構與行為洞察面向)
透過本課程,修課同學將可學習如何應用故事,探討具體化情境的不同形式與功能,並了解情境式設計的基本概念與可能的創新服務與產品規劃。

授課教師|李峻德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梅籌工作360訓練工具

梅籌工作360訓練工具

作者|蘇恩誼、許祐誠、張庭軒、陳劭倫、曹雲飛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梅竹賽作為台灣最具歷史與代表性的校際競賽活動之一,每年均需仰賴學生自主籌辦,籌備過程龐大且複雜。「梅竹籌備委員會」作為負責全局規劃與執行的核心組織,通常分為執行組、總務組與宣傳組等功能性部門,各自負責賽事流程、預算資源、形象宣傳等要項。 然而,我們發現,目前籌委會實務運作中存在三大關鍵痛點。首先,是跨部門與跨校之間的溝通效率普遍偏低,資訊容易斷層,導致工作進度延遲或誤解情況頻傳。第二,是各部門工作內容繁雜、瑣碎,負責人經常需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,容易出現重要細節的遺漏。第三,整體缺乏標準化流程與系統化的知識傳承機制,造成新成員每年都須「從零開始」摸索,嚴重影響整體效率與品質。 針對上述挑戰,我們期望建立一套訓練工具,讓新進的梅竹籌備幹部得以情境式訓練,事先對梅籌以及其相關業務有初步的認識,增加交接效率。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楊英風—校園裡的美術館

楊英風—校園裡的美術館

作者|洪琳玲、林序潔、張家睿、李昀蓁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校園裡的美術館就是指向座落在各處的作品。交大非常幸運,收 藏著十四件楊英風藝術家的雕塑作品,從耀上國際的鳳凰來儀到慶祝 交大百年校慶的緣慧潤生以及正氣、月明、海鷗、水袖、茁生、風調 雨順、鳳凌霄漢、南山晨曦、夢之塔、龍賦、祥龍獻瑞、龍嘯太虛, 作品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,走過這十四件作品後會體會到每一個作品 最終都指向「成為完整的人」,期許陽明交大的學生都能成長成一個 完整的人而非完美的人。

而我們選擇了最常經過的五件作品分別是鳳凰來儀、鳳凌霄漢、南 山晨曦、海鷗、夢之塔,而楊英風藝術家在創作時十分注重環境與作 品之間的關係,因此我們以作品為中心,拍攝三至五張360照片組合 成作品,使觀眾能不分日夜、天氣360度的欣賞作品細節及他所身處 的環境。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破風祭樂團介紹

破風祭樂團介紹

作者|林妤蓉、林新苗、陳書年、陳弘典、洪意昕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破風祭為交大學生方舉辦的大型付費音樂祭,邀請各知名非主流樂團以及歌手作演出。透過設置雙舞台,且將舞台移至西區草皮,並給予交大人特別優惠,讓所有人都可以用最低經濟與交通成本體驗音樂祭文化,享受音樂的過程,也能挖掘屬於自己的音樂品味。 我們組別希望透過回顧以及介紹破風祭,讓更多人能回顧這個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祭,並且透過數位的方式將當天的影像紀錄永遠保存下來。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島嶼竹構 線上展覽

島嶼竹構 線上展覽

作者|李華恩、張廷安、張佳妮、謝昀臻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在面對氣候變遷與都市空間壓力的當代,我們試圖鼓勵大家重新思考建築與自然的關係「島嶼構竹」以台灣常見且具永續性的材料──竹,作為建構媒材,結合空間構築與結構美學,展現竹構建築的當代表達方式。

學校邀請來自國內外五組設計師,實地踏查陽明交大光復校區,依據不同場域的地理、光照、植被與人流狀況量身打造竹構作品。這些作品不僅具有裝置藝術的美感,更兼顧實用性、文化性、耐候性,並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,創 造出人與空間、人與自然之間可對話的中介場域。

這次的作品透過360線上展覽,我們希望讓觀者即使不在現場,也能感受到竹材的呼吸與空間的節奏,進一步思考:竹構不僅是傳統工藝的再現,更是面向未來的建築實驗。也讓人們多加注意並且理解這些作品背後的理念!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清交梅竹賽×校園文化體驗設計

清交梅竹賽×校園文化體驗設計

作者|蘇奕安、吳柏霖、尤時晴、蕭郁蓁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梅竹賽作為清大與交大之間傳承多年的體育競賽活動,不僅是一場比賽,更是凝聚兩校師生情感與校園文化的關鍵象徵。我們希望透過本設計專題,深化梅竹賽對學生的參與感與認同感,讓更多人能感受這場盛會背後的歷史厚度與情感溫度。

113B/故事與情境設計/島嶼構竹—一趟詩意散步之旅

島嶼構竹—一趟詩意散步之旅

作者|李沛宸、陳諾、陳親昊、陳梓浩

媒材|海報(紙材)、3D vista 作品執行檔 (.exe)

「島嶼構竹—一趟詩意散步之旅」線上360展覽期望透過數位方式,讓更多人能輕鬆走進這場結合自然、詩與建築的展覽旅程。本次展覽不僅面向交大校內學生,也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參與。我們為每件展品精選一首詩作作為引導,讓觀展者不僅能理解作品的概念與結構,也能在文字與音樂的引領下,以更緩慢、感性的步調沉浸在展覽之中,在雲端展開一場詩意的散步之旅。線上展覽形式的導入,讓觀者不再受地理與天氣的限制,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隨時進入展場,展開探索。我們更希望,這場線上的觀展體驗能作為引子,引發大家實地走訪的興趣,親身感受作品如何與校園場域、自然環境交織,也希望在這樣的散步中,大家能暫時放下日常的壓力,重新認識校園與自我。

忙這忙那

作者|

媒材|短影片(彩色無聲)

片長|0'48"

生活總是大起大落,每天的日子總是一下忙這個、一下又去忙那個;波形球一下高一下低,白球一下在這滾、一下去那滾。

Copyright © 2025 創.藝百匯|X.MADS.  All Rights Reserved.